第五百一十章 贾种民:汴京城能自己长金子了!(新春快乐)_我在现代留过学
笔趣阁 > 我在现代留过学 > 第五百一十章 贾种民:汴京城能自己长金子了!(新春快乐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百一十章 贾种民:汴京城能自己长金子了!(新春快乐)

  我在现代留过学正文卷第五百一十章贾种民:汴京城能自己长金子了!“臣只是尽忠职守而已,不敢当陛下夸赞!”贾种民,牢牢记着当年宋守约的故事,将自己向着宋守约的形象塑造。

  赵煦轻笑了一声,便道:“卿忠于王事,朕自不吝官爵赏赐。”

  “侵街一事,卿当再接再励,不负朕及两宫慈圣之望,使汴京士民,再无出行拥堵之烦忧!”

  贾种民自从三月开始,就在李士良的支持以及蔡京的默许下,从开封府里选了几十个肯干事不怕事的官吏。

  然后就拿着棍棒上街了。

  谁侵街,就拆谁,敢反抗,就逮起来送开封府治罪。

  就连道路上行驶的车马,他也管了起来。

  谁敢拥堵,就揍谁。

  两个多月下来,汴京交通焕然一新。

  贾种民感动的再拜稽首:“臣自当百死,以谢陛下!”

  “嗯!”赵煦颔首,道:“朕有意,将街道司正式从都水监之中独立出来,隶属开封府,为提举汴京内外厢道路公事直辖!”

  “卿准备一下,出任第一任提举街道司公事,并在提举汴京内外厢道路公事之中,担任录事街道一职!”

  街道司,是太宗时代就已经设立的机构。

  最初管的是皇帝、妃嫔出行的道路安全以及洒扫工作。

  至真庙时,扩大职责,成为主管汴京交通、道路修葺,并负责皇帝、妃嫔、宰执重臣出行时道路安全、卫生及秩序维护的机构。

  仁庙时,职权进一步扩大,成为了一个类似现代的城管局、交通局、环卫局一样的机构。

  既管市容市貌,也管城市卫生、交通。

  然而……

  这个机构,从仁庙宝元年以后,就基本没发挥过什么作用了。

  所以,一度被罢。

  但很快,朝野就发现,还真缺不了这個街道司。

  因为它虽然没卵用,也不管事。

  但皇帝、妃嫔、重臣出行,还真少不了街道司的工作。

  旁的不说,单单就是一个洒水工作,不是街道司做,就得再成立一个洒水司来办。

  还不如继续让街道司干呢。

  至少街道司,还能偶尔管管市容市貌,修一修道路,免得坑坑洼洼。

  于是,嘉佑之后重置街道司,依旧让其执掌汴京道路修治,并负责乘舆出入的洒水、疏导和排水工作。

  因此,街道司素以武臣提举。

  一般都是以武臣大使臣或者三班小使臣充任。

  常设勾当官两人,各领禁军五百人。

  若遇大事,还可以向上级主管的都水监部门申请调动都水监所辖的军队。

  自治平以来,街道司基本沦为了勋臣戚里们躺平喝茶的地方。

  每年也就帝后郊祭或者去大相国寺、兴国寺等皇家寺庙上香的时候忙一下。

  李士良曾担任过知都水监,所以在赵煦成立‘提举汴京内外厢道路公事’后,就提议让其兼掌街道司职权。

  贾种民以驾部员外郎,借调开封府时,就是用巡街大使的名义,行驶街道司的权力。

  现在,赵煦是打算直接正名了。

  将街道司从都水监剥离出来,让其直接像现代的城管局、交通局、环卫局一样,成为隶属开封府的机构。

  至于录事街道?

  自是效仿开封府已有的录事兵曹、录事刑曹一类的职事官。

  这也是大宋体制的灵活性所在。

  别说是皇帝了,就是地方上的知州、通判都可以因事设官。

  只不过,设立容易,裁撤难,这就成为了冗员的源头。

  贾种民听着,心中无比雀跃。

  立刻就叩首拜道:“臣谢陛下隆恩,必当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,以报陛下拔擢之恩!”

  作为贾昌朝的族人,贾种民在官宦之家长大,从小耳闻目濡就是官场的情弊。

  自然,他很清楚,此事的意义所在。

  街道司,素是武臣提举。

  而且,是勋贵戚里的自留地!

  现在,他,贾种民成为国朝开国以来,第一位以文臣提举街道司的人。

  仅仅是这一点,他贾种民在士林之中的名声就要好几分。

  因为这是为后人谋福利的事情。

  从此以后,文臣们的萝卜坑就要多一个了,这在冗官严重的大宋,实属万家生佛的事情。

  而且,这个事情对他本人来说,也意义重大。

  提举汴京内外厢公事这个衙门,本来就是朝野公认的顶流衙门。

  天子亲预,开封府亲领,里面的人,不是天子近臣,经筵官就是天子身边的伴读。

  有一个算一个,都是国朝未来的宰执之选。

  他现在挤进去有了一个名分。

  哪怕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所谓‘录事街道’。

  但这是正式编制!

  而且是天子近臣的编制。

  地位,可以等同于先帝潜邸时的记室参军。

  先帝为颖王的时候的记室参军都是什么人?

  现在混的最差的那个人,都已官拜礼部侍郎——孙觉。

  至于混的比较好的?

  当朝左相韩绛!

  贾种民只是想想这些例子,都是心潮澎湃,难以自已。

  自伯祖父贾昌朝后贾家就已经没落了。

  贾种民记得很清楚的。

  去年,晏几道奉诏回朝,被天子特旨授选人。

  就这么一个破落户。

  可当他好心上去,想要结识的时候。

  晏几道却满脸狐疑的看着他,一副:尊驾是谁?我认识吗?的神色。

  最后才勉强认了他这个所谓的‘世交’,和他喝了几杯,就匆匆拜别。。

  叫他热脸贴了冷屁股,好不尴尬。

  这让贾种民深感耻辱。

  他当时就发誓,绝不会让那样的事情重演。

  他要发达,要当官,当大官!

  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,都来仰视他!

  于是,再拜而起,浑身都充满了力量。

  赵煦却在这个时候,将一本小册子,交给了冯景,吩咐:“以此册赐贾卿。”

  “诺!”

  冯景接过那本小册子,送到了贾种民面前。

  贾种民接过小册子,先是狐疑了一下,然后就想了起来。

  好朋友吕嘉问南下广西后,似乎在给他的信里面炫耀过——我曾蒙官家御赐手册指挥,以经略广西。

  当时,贾种民觉得,吕嘉问是在吹牛逼,在挽尊。

  你丫的是被流放好吧!

  诏书说的清清楚楚——具官吕嘉问,汝以粗劣无术之学,使畏威怀赏之吏,均于无辜之民,民以告病,闻之惕然……朕唯更赦,不汝深究,迁于广西,以治化外之民,交州故地,汉唐所有,使民安汝,朕则汝安,可!邕州右江安抚使!

  意思很浅白。

  你丫不学无术,祸国殃民,朕已经查的清清楚楚了。

  念在先帝和你家先人的面子上,放你一马,让你去广西戴罪立功。

  那一句:使民安汝,朕则汝安,更是威胁拉满——你再不改正,再害民残民,朕绝不姑息!

  结果,吕嘉问回头告诉他——官家御赐手册指挥,让他依册行事。

  这不是挽尊是什么?

  然而……

  贾种民看着被送到手里的手册,脑瓜子嗡嗡的。

  吕嘉问没骗他?!

  真有御赐手册指挥?

  怎么可能!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